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财政部关于下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1 22:41:36  浏览:88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下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下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通知

[2002-03-2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和会计信息管理工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行为,保证会计决算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法律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范围、编制内容、工作组织、填报审核、汇总上报、质量核查及数据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规范。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指行政事业单位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根据财政部门决算编审要求,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反映本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和各项资金管理状况的总结性文件。

   第四条 通过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收集汇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经费来源与运用、资产与负债、机构、人员与工资等方面的基本数据,全面、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为财政部门审查批复决算和编制后续年度财政预算提供基本依据,并满足国家财务会计监管、各项资金管理以及宏观经济决策等信息需要。

   第五条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不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但纳入财政预算范围、且与各级财政有经常性经费领拨款关系的其他单位也适用于本制度。

  第二章 会计决算

  报告工作组织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工作按照“科学、规范、统一、高效”的原则,由财政部实施统一管理,各部门、各地区依据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关系分别组织实施。

   第七条 财政部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工作的主管部门。其职责主要是:

   (一)制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制定下发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格式和工作处理软件,并组织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与软件培训。

   (三)组织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和分析工作。

   (四)负责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信息上报和对外提供工作,并对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信息披露实施统一管理。

   (五)组织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的核查工作。

   (六)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数据库和网络管理体系。

   第八条 中央各部门(含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和有关中央直管企业集团,下同)按照全国统一的工作程序、编报规范和时间要求,组织实施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报工作。其职责主要是:

   (一)组织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布置与培训工作。

   (二)组织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

   (三)组织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的核查工作。

   (四)负责建立和管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数据分库。

   第九条 各地区(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的财政部门按照统一的工作程序、编报规范和时间要求,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报工作。其职责主要是:

   (一)组织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布置与培训工作。

   (二)组织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

   (三)组织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的核查工作。

   (四)负责建立和管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数据分库。

  第三章 会计决算

  报告的内容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分析。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包括:(一)报表封面。(二)主表。(三)补充指标表。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封面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等文字信息,以及单位统一代码、基本性质、财政预算代码、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报表类型等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主表、补充指标表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收支与结余情况、资产与负债情况、人员与工资情况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上报的内容。主表适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补充指标表仅适用于相关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附注用于注明需特别说明的有关报表编制事项,主要包括: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特殊事项的说明和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对本单位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情况和原因的分析。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应当同时记载在纸介质和磁盘介质(或光盘介质)上。

  第四章 会计决算

  报告的编制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统一编制时间点为每年的12月31日。

   第十八条 各部门、各地区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确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独立编制会计报表。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原则上应实行逐户录入。对于确实不具备基本报告单位逐户录入条件的,可按照财政部每年统一确定的原则适当调整录入级次。

   第二十条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全面清理核实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并办理年终结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决算报告。

   (一)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各级财政对单位预算的批复文件,及时清理收支账目、往来款项,核对年度预算收支和各项缴拨款项。各项收支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年终结账。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应及时入账,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在年终前全部上缴。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应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

   (二)应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做到数字真实、计算正确、内容完整、账表相符、表表相符。

   第二十一条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财政部统一下发的报表格式、编制说明及软件操作要求,认真编制会计决算报告。

   (一)报表封面应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财政部统一规定如实填报。报表编制完毕后,须经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报表编制人员审查、签字并盖章。单位公章应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不得以财务专用章代替。

   (二)报表各项指标应严格按照财政部统一制订的报表编制说明、指标解释认真编制,做到表内项目之间、表与表之间、本期数据与上期数据之间相互衔接。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单位核拨经费给其他不属于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范围的单位,由拨款单位代编决算,具体应按照财政部代编决算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会计决算

  报告的审核

   第二十三条 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单位必须认真做好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确保上报数据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核编制范围是否全面,是否有漏报和重复编报现象。

   (二)审核编制方法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要求。

   (三)审核编制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审核单位账簿与报表是否相符、金额单位是否正确,有无漏报、重报项目以及虚报和瞒报等弄虚作假现象。

   (四)审核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包括表间数据之间、分户数据与汇总数据之间、报表数据与计算机录入数据之间是否衔接一致。

   (五)对报表与上年数据资料进行核对,审核数据变动是否合理。

   第二十五条 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方法应采取人工审核与计算机审核相结合。

   (一)人工审核:包括政策性审核和规范性审核。政策性审核主要以现行财务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对重点指标进行审核;规范性审核侧重于报告编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及勾稽关系等方面的审核。

   (二)计算机审核:利用软件提供的数据审核功能,逐户审核报表的表内表间关系、检查数据的逻辑性及数据的完整性。

   第二十六条 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工作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行审核、集中会审、委托审核等多种形式。

   (一)自行审核: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上报会计决算报告前应自行将本单位报表、磁盘以及有关数据资料,按统一规定的审核内容进行逐项复核。

   (二)集中会审:各部门、各地区组织专门力量对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决算报表、磁盘及相关资料,按照统一的标准及要求进行集中对账或分户复核。

   (三)委托审核:委托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

   第二十七条 各部门、各地区要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凡发现报告编制不符合规定,存在漏报、虚报、瞒报、错报以及相关数据不衔接等错误和问题,应要求有关单位立即纠正,并限期重报。

  第六章 会计决算报告

  的汇总与上报

   第二十八条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采取自下而上方式,按时层层汇总上报。

   第二十九条 各地区的财政部门应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汇总会计决算报表、本级汇总会计决算报表及本级代编经费决算报表进行汇总,并对有关收入支出、内部往来项目等汇总虚增进行调整和剔除后,形成本地区汇总会计决算报表,并作为各级财政总决算相关数据的来源。

   第三十条 中央各部门应对所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会计决算报表、部门本级会计决算报表和本级代编经费决算报表进行汇总,并对有关收入支出、内部往来项目等汇总虚增进行调整和剔除后,形成本部门汇总会计决算报表。

   第三十一条 各部门、各地区汇总会计决算报表要以所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数据为准,不得随意调整数据和科目,更不能虚报、瞒报和随意结转。

   第三十二条 各部门、各地区编制的行政事业单位汇总会计决算报告,应于次年3月底前上报财政部。

  第七章 会计决算报告

  编制质量核查

   第三十三条 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核查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管理部门为加强会计决算管理,促进提高会计决算信息质量,依法组织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的抽样核查。

   第三十四条 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核查工作采取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原则,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的核查工作由财政部组织实施,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的核查工作由各地区财政部门按照统一的工作要求分级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核查的样本采集依据“随机抽取、适当调整”的原则,采取随机抽取与定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

   (一)随机抽取:通过计算机随机确定核查样本。

   (二)定向选择:对会计决算报告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或以往年份核查不合格单位,列为核查样本。

   第三十六条 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核查的内容由财政部每年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情况以及财政检查工作要求统一规定。基本内容包括:报告编制范围是否齐全、会计决算报表与单位账簿是否一致、报表编制口径与汇总方法是否正确、向不同部门提供的报表数据是否一致等。各地区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核查内容进行补充。

   第三十七条 被选定为核查对象的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接受财政部门依法实施的核查,应按照核查工作的统一要求如实、及时提供所需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有关会计资料,并如实反映有关情况。

   第三十八条 财政部门对核查结果实行及时通报制度,对于会计决算报告不符合要求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追究相应工作责任。

  第八章 会计决算

  数据资料管理

   第三十九条 会计决算数据资料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中以各种介质存放的各类报表、编制说明、分析报告、总结材料。

   第四十条 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财政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会计决算数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建档建库,并从计算机中传出备份保存。

   第四十一条 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妥善保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数据资料。

   第四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指定专门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数据资料进行管理和维护,配备必要的计算机技术人员,明确管理职责。

   第四十三条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分户会计决算数据资料,以及涉及国防、安全等国家保密部门的会计决算数据资料,要严格实行密级管理。

   第四十四条 对外提供行政事业单位汇总会计决算数据资料,应有公函请求,并报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提供。

   第四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不得发布上级财政部门管理范围内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信息。

   第四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做好会计决算数据密级管理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认真做好会计决算资料的“数据共享”,以提高会计决算信息的利用效率。

   第四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会计决算信息专题研究分析,做好会计决算信息服务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提供有关会计决算信息资料。

  第九章 会计决算

  报告的工作责任

   第四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制度规定认真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全面、真实反映本单位会计决算信息。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四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当认真、如实编制会计决算报告,不得漏报、瞒报或因工作不认真错报有关会计决算信息,更不得编造虚假会计信息;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财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决算信息,不得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会计决算信息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对于违反规定、提供虚假会计决算信息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十条 各部门、各地区应当认真组织落实本部门、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工作的考核,对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工作中成绩优秀的单位给予表彰;对因工作组织不力或不当,拖延报送会计决算报告或数据差错严重,给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各部门、各地区可依据本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五十二条 本制度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立足“三率”求突破 创建平安保稳定

胡建国 林书设


大田县地处闽中,毗邻闽南沿海,是三明市的南大门。县域总面积2294平方公里,下辖18个乡(镇),26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36.6万人,农村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85%,是一个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工矿企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山区农业县。
今年来,随着“平安福建”、“平安三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我县平安建设工作,在回顾分析总结去年存在不足的基础上,认真学习贯彻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平安大田”建设工作,提出了“立足‘三率’求突破,推进平安建设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县综治委及时制定下发了2005年大田县“平安乡(镇)、街道”、“平安单位”、“平安村居”、“平安校园”、“平安厂矿”等考评验收实施意见以及《大田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确保平安建设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深入宣传,家喻户晓,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知晓率
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是开展“平安大田”建设的前提。只有让人民群众都能知晓平安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平安建设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为此,今年三月,我县以综治宣传月活动为契机,下大力气,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手段广泛开展建设“平安大田”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在大田新闻开设《平安大田在你我携手之间》专题栏目;二是开展一次大型踩街宣传活动;三是举办一场专题文艺晚会;四是在公共场所设置固定宣传牌52块;五是利用法制宣传栏,专题宣传45期;六是举办各种法律知识培训班20期;七是发放宣传手册20000册;八是印发《致全县人民一封信》等各种宣传材料15万份;九是组织专家和法律志愿者现场咨询、以案说法;十是开展中学生带法回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广泛宣传建设“平安大田”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是每位公民的应尽责任和义务,使平安建设工作家喻户晓,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参与“平安大田”建设工作。
二、广泛发动,人人参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率
建设“平安大田”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仅仅依靠政法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今年来,我县从落实责任入手,结合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开展重点整治;发挥典型示范,提升创建档次;加大防控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行使综治一票否决,全面推动“平安大田”建设工作。
一是抓领导,全面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年终综治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任免奖惩,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促使各级党政领导把“平安大田”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项目之一。同时,对县政法委、综治办干部实行“挂乡包村驻社区”措施,把平安建设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头。
二是抓打击,加大打击和重点整治力度。紧紧抓住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威胁社会治安、危害公共安全的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加大打击和整治力度,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今年1-4月份共立刑事案件316起,破188起,破案率59.5%,其中重大案件立200起,破108起,破案率54%,大案发案数上升49.3%,破案率上升134%。针对我县“六合彩”赌博比较突出的特点,结合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对“六合彩”赌博活动 进行重点打击,截止5月20日,全县共查获赌博案件273起(其中立刑案7起),打击处理赌博违法人员1335人(其中逮捕2人,刑拘6人,治安拘留105人),缴获赌博游戏机74台,电脑1台,其中查处“六合彩”赌博69起333人,一批“六合彩”庄家、赌头和参与“六合彩”人员在这次专项行动中,纷纷落网,有效遏制了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势头。县里对重点整治工作 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重点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两个重点整治(梅山乡、县医院)分别派驻重点整治工作队,制定了重点整治工作方案,落实整治措施,重点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显,为建设“平安大田”奠定了基础。
三是抓试点,提供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平安建设试点工作,认真总结原有上京镇、谢洋乡、吴山乡三个试点乡(镇)的平安创建工作经验,组织召开了现场会、观摩会,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县平安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不断延伸创安领域,拓宽创安范围,提升创安档次。深入开展争创“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活动。积极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安定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四是抓防范,完善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生。一是积极推进110、122和119三台合一,完善多警联勤工作模式,压缩违法犯罪的时空;二是组建了一支42人的城区治安巡逻大队,担负日常的治安巡逻任务。省道经过的6个乡(镇)就组建专职治安巡逻队6支58人;三是结合社区整合和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工作,进一步加强了“11211”工程建设;四是继续深化“四项”活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创建“综治合格单位”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以落实“一区两会三包”、创“四无一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平安村(居)活动;在旅店业、娱乐业和城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创建“治安合格单位”活动;在学校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同时,加大民爆物品的管理力度,严格审批、使用、清退制度。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五是抓责任,认真行使综治一票否决权。根据200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目标要求,经年度检查考评,对没有达到县规定的综治工作目标,单位教育工作不力,防范措施不落实,单位刑事案件超标,职工违法犯罪现象严重的县医院等3个单位实行综治一票否决;对华兴乡、梅山乡等8个单位予以黄牌警告,有效促进综治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率
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对政府抓社会治安工作的满意率,是平安建设工作的最终目标。今年来,我县在开展“平安大田”建设工作中,努力结合实际,务求实效。一是人民群众对执法环境的满意率提高。从加强政法部门的自身建设入手,认真组织政法干警学习建设人民法庭这一身边典型,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司法理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实践“公平与正义”、司法为民之上,融入到“平安大田”建设工作之中。做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模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二是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提高。今年来,全县社会政治安定稳定,没有发生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一些重特大案件得到及时破获,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盗”案件发生数下降,一些群众反映较强烈的治安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社会各界对此比较满意;三是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实效比较满意。今年来,由于各级各部门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加大领导、宣传和参与力度,及时排查调解矛盾纠纷,排查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群众体验到平安建设的实惠,对此比较满意。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委政法委 邮编:366100

(2005年5月20日)


财政部关于1999年度中直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财政补助资金清算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1999年度中直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财政补助资金清算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财务关系单列企业及企业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做好1999年度中央管理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清算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行业主管部门(总公司)和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水平等有关工作意见的通知》的规定,切实保障
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对于中央财政预拨的补助资金,各行业主管部门(总公司)要及时、全额地转拨到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不得截留和挪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对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社会筹集资金及企业筹集的资金要进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并及时发放到下岗职工手中
,确保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真正用于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二、各行业主管部门(总公司)要采取措施对享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下岗职工范围进行审核认定。享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下岗职工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与再就业服务中心签定托管协议。对于经审核不符合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条件的下岗职工,不得申请中
央财政补助资金,已申请预拨的予以扣回。
三、1999年度中央管理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按以下原则办理:
(一)凡是1997、1998、1999年三年连续盈利的中央管理企业以及中央管理企业参股、控股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原则上都由企业负担,中央财政原则上不拨付补助资金。
(二)1997、1998、1999年三年中有一年发生亏损的企业,中央财政原则上负担1/3。
(三)1997、1998、1999年三年连续亏损,或连续停产半停产2年以上,或当年严重亏损且连续拖欠职工工资3个月以上的,中央财政可在补助1/3基础上再酌情予以补助。
(四)1999年7月1日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后,提高标准部分所需资金,属于本条第(一)款情况的企业,原则上由企业负担;属于本条第(二)、(三)款情况的企业,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具体按我部今年下发的“关于《关于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后办理中央
财政补助资金问题的通知》的补充通知”(财经电传〔1999〕3号)的规定办理。
四、对于社会筹集资金确有困难,不能足额拨付的地区,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直属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劳部发〔1999〕33号)的有关规定,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出具证明。企业应将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证明文
件连同清算文件送主管部门(总公司),报财政部审核后予以补助。
五、1999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清算工作统一用软盘办理,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于2000年1月20日前报行业主管部门(总公司),行业主管部门(总公司)在1月底以前报财政部。
企业在向行业主管部门(总公司)报送软盘的同时,附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情况分析表(表二)”、“再就业中心资金情况表(续表三)”、“年度清算表(表四)”及清算报告(其中社会筹集部分未足额拨付的企业,应将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证明一并上报)。清算
报告应当包括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人员情况、资金筹集情况、财政预拨资金情况、基本生活费发放情况等内容。
行业主管部门(总公司)在对企业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后,应编制汇总清算报表(表二、续表三、表四)并写出汇总清算报告,连同软盘一并报财政部办理清算。
六、按照中央有关规定与党政机关脱钩的中央管理企业和军队、武警及政法机关移交中央管理的企业,按财政部《关于中央管理企业申请1999年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财政补助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经字〔1999〕307号)的有关规定办理清算。
七、为了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及时发放,中央管理企业办理2000年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时间,提前到每季度初10日内办理。具体程序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八、各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集团(总公司)要加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和监督,要指定专人负责下岗职工管理工作,督促下属企业真实、准确填报有关数据和情况。
凡虚报冒领或挤占挪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中央财政除收回已拨付的资金外,将停拨下年度的补助资金,并予以通报批评。
(注:附件的附表均略)



1999年11月23日